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VR和裸眼3D 这些入门VR知识你get了几个

进入2016年以来,VR市场热度持续升高,大家纷纷猜测这是否预示着VR时代真的要到来了?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,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,自然无法作出清晰的判断。但是,关于VR的知识或多或少都应该有所了解。

不过,如果随口就能说出几个VR的专业术语,亦或是三言两句就能讲明白VR和另外几个R之间的区别,恐怕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。以下就有几个关于VR的入门级知识,如果你都能get到,那说明你是VR行家呀;要不然,一起来涨涨姿势也不错哟~

 

VR与裸眼3D,一对好基友?

 

短短一年之间,围绕着VR的新概念已经让人眼花缭乱,而一些你以为的常识也被打破了,不仅让人感受到科技业一日千里的变化,更让一些人感叹跟不上节奏啊。这其中,就包括VR与裸眼3D的关系。作为VR的入门级知识,这点不可不提。

 

以前,大家总是认为VR和裸眼3D是泾渭分明的,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。之所以一提到虚拟现实(VR),大家就下意识地想到了头盔,想到了要借助穿戴设备、辅助设备,其实只是因为早前oculus等公司把头盔定义为VR产品,才让人觉得虚拟现实离不开头盔。

 

那么,为何一般大众会认为虚拟现实(VR)与裸眼3D是泾渭分明的呢?“实际上是因为以前的裸眼3D技术还不够成熟,无法提供使用者360度的沉浸感,才让大众觉得裸眼3D的效果不能实现虚拟现实的真实感和沉浸感,才产生了这样的体验。”裸眼3D厂商超多维SuperD 副总裁,同时也是裸眼3D技术方面的专家刘宁认为,随着技术本身的成熟和完善,如今的裸眼3D技术已经能够满足大众对于虚拟现实的需求,并且裸眼3D技术与VR是相辅相成的。

 

“通过实时渲染、3D、沉浸感显示、交互技术等的支撑,可以很好地实现虚拟现实。例如可以用摄像头和陀螺仪感知你观看的视角和位置;实时渲染的引擎渲染出适应不同位置的图像;裸眼3D提供视效;再配合全新的交互技术,就是一个完美的虚拟现实体验。” 刘宁说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裸眼3D技术不仅能够满足虚拟现实对沉浸感显示的需要,更能提供使用者没有视角限制的观看体验,将大幅提升使用者的体验。而这已经在SuperD自主开发的智能硬件3D BOX中得以实现。例如玩家可以不戴任何头盔、眼镜在3D BOX上看3D电影、玩3D游戏,还能获得如同虚拟现实(VR)般逼真、刺激的3D体验。

 

 

搞清楚VR和AR的区别,你就入门了

关于VR和AR的概念,相信大家已经比较清楚了。直接说二者的区别。

 

交互区别:

 

VR强调的是沉浸式地进入虚拟世界中,目前对于交互来说比较有限。并且因为VR是纯虚拟场景,所以用户也都是与虚拟场景进行交互。用于交互的设备包括位置跟踪器、数据手套、动捕系统、数据头盔等。

 

AR是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的结合,AR本身就强调交互,在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基础上,用户可以在现实世界中与虚拟画面进行互动。

 

技术区别:

 

VR是通过计算机建模模拟出一个虚拟场景供人体验,其核心是graphics的各项技术的发挥。而AR应用了很多computer vision的技术,强调复原人类的视觉的功能,比如自主跟踪并且对周围真实场景进行3D建模等。

 

典型设备:

 

VR行业中最著名的是Oculus VR、Sony、HTC,他们在2016年已经或即将发售的VR设备,包括头显和VR专用交互设备等。最典型的AR设备则是Google Glass。

 

 

刚弄懂了VR和AR,MR和CR又是什么鬼?

 

想要弄清这些R技术之间的关系与区别,其实也不是特别困难。用一句最简单明了精辟准确的话说就是:

 

VR = “虚拟世界”

AR = “真实世界” + 数字化信息

MR = VR + AR= “真实世界” + “虚拟世界”+ 数字化信息

 

具体来说,MR(Mixed Reality)即混合现实。MR比VR和AR出现得都晚一些,但是在一些人看来,MR=VR+AR。

 

这主要是因为,MR从技术特点上涵盖了AR和VR。利用MR技术,用户既能够看到真实世界,又能看到虚拟的物体。同时,MR又能将虚拟物体置于真实世界中,使用户与这些虚拟物体进行互动。就像有些人说的,MR将物理世界实时并且彻底地“比特化”了。

 

基于这样的认识,大家普遍认为,微软Hololens用的就是MR技术。例如通过HoloLens可以在现实世界看到CG物体,这些CG物体还可以通过用户的手势动作的变化而发生变动。

 

 

而另一个大家比较熟悉和公认的使用了MR技术的是Magic Leap。但是,Magic Leap自己宣称他们用的是CR技术,这个又是什么鬼?

 

CR(Cinematic Reality),影像现实。为了强调与VR和AR技术的不同,Magic Leap提出了这一概念,其核心在于,“通过光波传导棱镜设计,Magic Leap从多角度将画面直接投射于用户视网膜,从而达到‘欺骗’大脑的目的。”

 

 

但是,有人对此提出质疑,“这只是MR的高逼格说法,无它!”因为实际上理念与MR是类似的,均是模糊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,无论是所完成的任务、所应用的场景,还是所提供的内容,都与MR产品十分相似。

 

关于VR的专业术语,你知道几个?

 

如果上面的概念科普,还没能“难倒”你,那么,接下来的几个VR常用术语,会不会让你感觉既陌生,又熟悉呢?

 

1头部追踪

 

指的是传感器,这些传感器可以追踪用户的头部运动,根据记录的数据移动放映的图像,使其可以与头部运动的位置相匹配。但要注意的是,有些VR头显是没有头部追踪的。

 

2眼部追踪

 

类似于头部追踪,呈现的影像与用户眼睛所看的方向相匹配。例如,有一款虚拟现实头显使用了眼部追踪技术,用户可以通过眼睛看向不同的方向来瞄准武器。

 

3视场角

 

视野的夹角度数,视场角越大,用户在VR体验中的沉浸感越强。

 

4延迟

 

简单来说,当你佩戴VR头显,头发发生移动的时候,你所看到的屏幕内容没有跟上,这就是延迟。这种图像的延迟会导致用户体验到不舒适的感觉。

 

5晕动症

有些人你戴上VR头显后,会觉得头晕恶心,这就是晕动症。这是由大脑和身体所处理的信息不一致所引起的。例如,你的眼睛看到的画面是移动的,于是眼镜告诉大脑你在移动,而大脑接收到的其他运动感受器官的信息是,你现在是静止的。于是,你就会觉得头晕、恶心。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产生晕动症。

 

6刷新率

 

刷新率是指图像的速度,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VR体验的好坏。因为高刷新率会降低延迟,继而减少晕动症的发生,同时还意味着用户将获取更为灵敏的体验。目前要求VR显示设备的刷新率至少要在60帧每秒,才能确保使用体验。不过。有些设备已经达到了120帧每秒。

 

现在,这些关于VR的入门级知识,你都get到了吗?